曾野綾子」一位日本作家,媽咪對他的著作蠻喜歡的,平鋪直敘卻帶有很深的生活哲學。之前的著作「中年以後」「晚年的美學」...對啊!他專門寫有關生命及中年以後的生活哲學,還不錯看。最佳他出了本新書..熟年的才情。分享之~~

書摘:

五十歲時,我感受到人到了這把年紀,已經在各自的人生中都擁有很長的歷史。如果試圖去改變,那就過於傲慢了。當來日所剩不多時,就讓每個人過自己想過的人生吧。這想法也適用於長年生活在一起的夫婦。

我喜歡在三浦半島的家前邊蒔花種草,邊眺望夕陽美景,悠閒度日。但外子不太喜歡,他完全是都市人,偏愛待在大都市裡,逛美術館、赴劇場看戲。

所以,我們彼此稍微退讓一步,採取一半做自己喜歡的事,一半互相妥協地生活。如果能多少做到這一點,就算是成人了。舉例來說,我雖然很想在鄉下待上一個禮拜,可是想到老公還在城裡,好吧,那就提前三天回到城裡的家,然後再對著對方抱怨「都是你害我沒辦法悠哉地待在鄉下」。這也是一種樂趣。

當然也有那種志同道合,一起背著背包走山路的夫妻,但我們不是那種配偶。我喜歡去非洲,但外子絕不去。雖然也會並肩前往超市買食物,但喜歡看書的外子,有時不知會一聲,就一溜煙地逕自跑到書店裡。

我們並不常在一起活動,但我堅持至少吃飯時在一起,所以,早餐一定一起吃。我從罹患低血壓那段時期養成了習慣,一講起話來就一個小時,通常是邊吃邊講。直到下一頓飯之前,彼此在確保少許的自由之下,迅速地前往各自想去的地方,之後碰面再告訴對方在各自前往的地方發生了什麼事。

我們兩個人都超愛說話。每次用餐時,外子用他快速的說話速度告訴我,和誰見面、說了什麼話而對方怎麼回答,或者在回家的電車上,碰到個漂亮女子,而她做了什麼讓人瞠目結舌的事等等。至於我呢,也同樣針對在外面碰到的事情,眉飛色舞地說個不停。這種對話,既消磨時間又不用花錢,快樂得很。接著,一直到下次碰面吃飯前,又各自去做喜歡的事。

內心的願望至少實現了一半,並對此心懷感激之情。這麼一來,關係會很融洽,而彼此也感到輕鬆。因此,老年後成為允許折衷的夫妻是好事,或乾脆說,這麼做很方便。所謂折衷,說不定是種了不起的智慧呢。

親子之間也要有「回請」的想法
歐美有一種「回請」(return banquet)的習慣。當接受某個家庭招待吃飯後,被請客的人必須舉行回請答謝。回請的時候倒沒必要因接受招待的是法國 料理就回以法國料理。像我這種直接了當的人,會先打聲招呼:「我只有鰤魚煮蘿蔔唷。」請客與花多少錢無關,只是單純對於他人的招待表達感謝的心
意。親子之間,如果把對方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,往往無法建立成熟而良好的關係。基本上,回請答謝的思想有其必要。

提到幸福的親子用餐情景時,我總會想起猶太人的家庭。.....
在正式的猶太月曆上,安息日指的是從週五的日落到週六的日落。在這段時間,不許勞動,且室內也不能開燈。母親為了在安息日回家的兒子、女兒們,在週五下午就前往市場買菜,返家做好豐盛的菜後,點上蠟燭等候兒女的歸返。

兒女們返家的時間到了。頭上戴著名叫卡巴(kipah)、像小盤子似的帽子的兒孫們相繼進門,也有住在遠處的孩子們在一週一度的安息日開車遠道而來探訪母親。等大家都到齊後,用餐時,最年長的兒子會率先用手撕開麵包,分給大家,感覺像是在說,由我賜食物給你們。 眾人中,沉默的的妻子也一起用餐。顯而易見地,猶太家庭的孩子們是多麼地珍視雙親,想必他們是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託雙親之福。親眼看到這種光景後,讓人不禁覺得探訪雙親是一種社會義務。日本如果也有這種習慣該有多好。

孩子探視父母的時間,如果一週一次太勉強了,那就一個月一次,要不然春、夏、秋、冬每個季節各一次也可以,如果連這麼做都嫌勉強,那麼,至少也要一年一度當做義務,前往探訪雙親。每到那個時候,雙親也應盡量把家裡收拾得很整潔,穿上漂亮的衣服,在自己的體力與經濟的範圍內,誠心地準備餐點,然後大家開心地聊天。不過,為人父母者絕不能誤以為這是可以發洩牢騷、表現不滿的好機會。

親子之間,謹慎、慰勞、應對得體仍有必要。但這也不表示正式的親子關係就應該生疏。如果做父母的願意說:「百忙中抽空探視,辛苦了。」或者為人子女願意美言:「您雖然年紀大了,但神情還是這麼的明朗,您很努力呢。」多表達這種感謝之情與尊敬之意,才是成熟的親子關係。

為人兒女者,不能以為是親子就不需花心思搭理父母;而為人父母者,當然也不能因為在孩子面前,就毫不顧慮地表現自己的弱點…更多內文請見《熟年的才情》

有機會再來看看這本書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不完美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